晋冀鲁豫大气污染再亮红灯,热泵应用将助其突破瓶颈
2019-08-23 浙江耀罡控股有限公司
随着秋冬季的来临,北方地区的环境治理工作再度被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,能否完成全年目标,就看各地在治理方面的力度和深度。日前,召开的2019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预警座谈会,通报了1-6月空气质量改善情况,并对PM2.5浓度不降反升、空气质量同比恶化,改善幅度进度滞后的城市展开预警提醒。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指出,“今年以来,部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反弹,尤其是非重点区域问题凸显,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。

8.23.5.jpg

除了国家层面,地方自行牵头的约谈行动也在加码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7-8月以来,山东、山西、河南、陕西等地纷纷展开“自我反省”,围绕空气质量反弹情况查找原因。结构性问题成为多地面临的共同症结——在已有措施的基础上,治理如何进一步突破瓶颈?

晋冀鲁豫反弹明显

治理如何独过“艰难时刻”



从相关数据显示,上半年的整体情况向好,处于稳步改善趋势,但部分地区重污染天气频发。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滨表示,上半年空气质量虽处于稳步改善的趋势,受到污染物排放总量和不利气象条件的综合影响,一些地方依然重污染天气频发。

从具体区域来看,在1-6月168个重点城市排名后20位中,河南占据6席,数量最多。除临汾排在倒数第一外,山西太原、晋城也在其中。山东、河北各有5个城市在列,陕西占2席。同时,在改善幅度排名后20位的城市中,包括最后一名泰安市在内,山东共有8个城市入列;山西、河南各占3个名额。


以“后进”数量最多的山东为例,在连续6年保持改善之后,全省空气质量今年重现反弹,上半年重污染天数同比增加3.8天,PM2.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9.4%。“排名后20名城市数量居高不下,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已经到了愈进愈难、愈进愈险,不进则退、又非进不可的艰难时刻,已经进入原有改善成效维持难、新的有效措施又难以跟上的换挡期。”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坦言。

北京燃煤问题已解决

其他区域仍需进一步加强治理


污染警报一再升级,在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看来,原因理应客观、全面剖析。除了客观因素,结构性问题也是重要原因。在产业、能源、交通及用地结构调整中,彭应登认为,用能问题最突出。“截至目前,只有北京基本摆脱燃煤污染,率先进入治污的第二阶段。从PM2.5源解析来看,燃煤对其污染的贡献已不到3%。换句话说,除了北京之外,生产、生活用能仍是影响其他城市空气质量的关键。”


在不利气象条件之余,山东产业结构偏重、能源结构偏煤、交通结构偏公路的结构矛盾依然存在,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,导致排放总量居高不下,且部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仍存短板,共同造成上半年排放反弹。

“对于PM2.5浓度同比明显上升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明显上升且改善幅度排名靠后、环境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远滞后于时序进度要求的城市,每季度实施一次书面预警,每半年实施一次约谈,每年度实施一次量化问责。”会议现场,李干杰多次敲响警钟。在山东,除了关停燃煤机组等常规措施,近期还提出“单位能耗产生效益”的概念。针对高耗能产业,结合经济效益、技术水平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综合评定,再根据结合将企业分级。

从上述现象可以得出,北方地区的大气污染红灯再亮,如何解决需要花费更多努力,能否成功就看结构性能源利用问题能否获得突破,从目前来看,空气源热泵在相关的清洁供暖,商用热水烘干等领域应用取得不错效果,后期如果加以有效推广,将会更有利于瓶颈的突破,有利于北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。